《佛教与佛山文化》内容简介

    


    由佛山市人民政府立项、佛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持的佛山文化项目——《佛教与佛山文化》一书,2015年伊始,即由齐鲁书社出版。该书著者为广东区域史研究专家暨南大学古籍所教授刘正刚博士。全书32万余字,19副彩图,32副插图,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叙述性著作。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除前言和结语,分为四章。作者以佛教与佛山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采取纵观横览的角度并综合运用了社会经济史和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全面梳理了从晋代到民国时期佛教与佛山地方社会的关系。

    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介绍了课题的缘由、佛山区划概念、佛山史研究的学术状况以及本课题的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佛山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演变。分为两节四目。本章以佛山为中心,以历史地理为视角讨论珠三角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以及秦汉以后,随着王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中央王朝对珠三角地区的控制,行政区划逐渐展开,佛山在行政区划中的地理位置及其范围得以显现。

    第二章晋唐时期佛教与佛山得名。分为三节六目。作者结合了佛教海路东传以及语言学、民俗学等方法,重点讨论昙摩耶舍、塔坡、塔婆的问题同时还讨论佛教的本土化问题。详细论述了佛教与佛山得名的关系、佛僧在佛山地区的传教活动、以及晋唐佛教传播的社会背景等。该章是全书的中心也是关键所在。文中有许多新鲜、不一样的观点值得读者思考。如对塔坡与达毗耶舍历史探源、佛山石榜的辨析考证等。

    第三章南汉宋元佛山周边的佛教传播。分为两节五目。重点关注与佛山近距离的广州地区佛教寺庙的大量兴建,以及佛教信众向寺庙捐施财产,同时讨论在儒家文化推广中,佛山信众的生活方式与广东原有社会习俗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明清以来佛山的佛教文化。分为三节十二目。重点以佛山镇为中心兼及南海、广州的佛教文化,讨论在区域经济商业化的过程中,佛教不断调适自身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并论及官绅民共同推动佛山佛教文化的发展。晚清以后,佛教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下来。在这一时期,佛山形成了多神信仰的民间习俗。

    最后一部分结语。作者认为佛教在历史时期佛山的发展,经历了兴盛→衰落→再复兴的过程,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就佛教在佛山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分为两个明显的高潮期,分别是晋唐时期和明末至清代;二是就佛山民间信仰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分为两个不同的层面,分别是:晋唐至宋时期,佛山主要是以佛教为中心的民间信仰活动。宋代至清代,佛山民间信仰是多元化发展;三是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与区域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表明开放、包容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