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佛山中成药老字号(一)

 

佛山是岭南成药业的发祥地,有许多的老字号。据有关史料记载和故老相传,祖铺老号建于明代的就有梁仲弘、冯了性、黄恒庵、潘务本4家;建于清代的有刘贻斋等40家;在民初开业的有李广海等45家。佛山的中成药产品,不仅畅销岭南地区、港澳及全国各地,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日本、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佛山成药的特点是民众化,药真价廉,这与当时佛山的手工业工人众多有关,特别是冶铁、制陶中工伤事故频发,故成药的制作向救伤扶危的路向发展。本期带大家回忆创建于明代的4家老字号。(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源。)


  

梁仲弘蜡丸馆

创始人:梁仲弘

创始时间:明代万历年间

原铺地址:早市街(今福贤路178号)

主要产品:抱龙膏、抱龙丸

简介:该馆是佛山镇内最早以本人名字命名的成药店号之一。上世纪20年代后,因开马路,该铺被拆去近三分之二,梁氏后人仍继续经营。50年代公私合营时,合归佛山中药厂。至今,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仍按古方进行生产。


   

冯了性

创始人:冯炳阳,冯了性之父

创始时间:明代万历年间

原铺地址:汾宁路一带(今汾宁路11号)

主要产品:跌打药膏、风湿跌打药酒

简介:1800年,在广州归德门内小市街(今解放中路一带)开设分店。由于冯氏家族不断壮大,先后在佛山、广州、上海、浙江、香港等地增设分店。民国后,各自独立经营,其中以佛山老号的“明月牌”药酒销量最大。该药1956—1977年收载广东省地方标准。1977年起载入77版《中国药典》,名称改为丁公藤风湿药酒。1990年全国中成药品种整顿后,该药恢复名称为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

1957年公私合营时期冯了性药铺57家制药店铺组建成佛山联合制药厂”,1971年更名为佛山市制药一厂2000年企业经过资产重组组建成有限责任公司并恢复冯了性药铺传统老字号称谓定名为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


黄恒庵蜡丸馆

创始人:黄恒庵

创始时间:明代天启年间

原铺地址:走马路(今福宁路)

主要产品:乌金丸

简介:1954年,乌金丸改名为“龟鹿八珍丸”。1958年开始,佛山市各药店所制的中成药都交由市药材公司统一经销,此时龟鹿八珍丸仍有一定销路。后来由于交通不便,原材料供应困难,同时同类产品层出不穷,导致产量逐年减少,到1970年完全停止生产。此药品现在已经失传。目前,佛山冯了性药业有限公司有产品名为“乌金丸”、“龟鹿二胶丸”,但其配方已不相同。


潘务本

创始人:潘务本

创始时间:明代

原铺地址:朝阳街

主要产品:十香止痛丸

简介:由于文献资料缺乏,关于该号的研究处于空白地带。《佛山市药业志》只有基本内容。产品主要行销区在省、佛各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公私合营“佛山联合制药厂”时期的包装盒上,尚有“潘务本”的名称。